•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基础知识] 肿瘤病房的真实情况:这些老人患癌后无人照料……

[复制链接]
10210 0 青菜567 发表于 2023-9-21 17:22:1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博雅

6 b3 U+ `9 U. c8 m/ [. T) x  T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2 U2 X( o* ~! D$ v8 W/ D1 }# J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 m, D: p$ |8 x. m& f; A) S/ N
只不过意味着
/ c2 Z7 ^5 f# C3 E9 W, [
你和他的缘分

, i" l# ]% @& C4 Q
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
, E% ]9 r0 y! ?$ N' O2 Q: Y1 |' E
渐行渐远
: e2 ?5 i6 N( E# x- v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5 ~" p* `& E3 f  s2 N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 D; N) [+ b9 ^& F$ Y3 Q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5 {3 z3 u! O. l" G; R$ n
不必追。
  a3 {2 D7 d/ M$ F' Y
——龙应台

: r3 W% N5 ]+ v# C
4 G# s  M! q; |0 v/ R8 c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冬天,科里收治了一位老年女性患者。
- g$ ^- e5 T, d+ Z
老太太当时83岁,肾癌,运气比较好,尚在早期,可以考虑手术。
$ A- E7 }; r* `4 Y
陪床的是她老伴,一位87岁的老爷子。
5 l3 ]* g5 N3 c, a; P3 i
老两口有三个孩子,一儿两女。儿子在上海,女儿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国外,都不在身边。
, {4 j3 u& z9 L' k8 Y/ v
老两口相依为命!
: b9 f1 _; ~: M3 t  ~$ _9 u
老太太患有多年哮喘,一到冬春季就要频繁地住院治疗。这次住院,因为腰疼,做了个腹部CT,发现右肾占位,于是转到泌尿外科治疗。
) N/ ]7 v% x4 E; ^* o
老爷子虽然身体还行,但脑子不太清楚,有点老年痴呆的前兆。往往上一秒说的话,他转头就会忘的干干净净;耳朵也不好,需要大声重复几遍他才能听清。
# Z$ }4 a, Z. ~4 O' g! v$ K
耳朵不好且健忘,对我们的嗓子真是个考验。

% N2 v- k: x+ `0 n0 a/ j
两个人,都是北京某重点高中的退休教师,有医保也有退休金,他们不用为钱发愁。
4 t# ^% q- v$ v2 C6 C7 B3 L$ U8 w/ |

2 v# \, b, W; Y5 n3 ^
640.jpg

0 q) F& l5 h9 k5 q3 i1 b4 X7 r* }0 a+ b9 X$ t
老爷子身上穿着的羽绒服,是加拿大产的某鹅,新品零售价要一万+,想必应该是某个子女给买的,但由于长期没有护理和清洗,上面布满了厚厚的污渍已经让它看不出本来的颜色。身上的裤子和鞋子,无一例外也是灰扑扑脏兮兮,虽然也都是些大牌。

+ n/ s1 n0 N3 z& z1 n( ?# x- w* _
老太太稍好,衣服干净些,但因为身体原因,身上总有一股尿骚味儿。

9 r% _8 C+ [4 I
有子女,不缺钱,日子依旧过得一塌糊涂。
- Q, y8 J) V# ?/ H
老两口住得离医院并不算远,大概三公里,当然这个距离是对年轻人来说的。但对于他们,三公里与五公里、十公里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要坐公交车才行。
2 S, p, y7 C8 R; r# [+ B1 @/ E' E; \
就这样,每次来看病,他们都要互相搀扶着在烈日或严寒中等十几分钟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再走上几百米到医院。
, ?1 D% _- U  I+ Y0 b) i1 m
“你们又不缺钱,就不能打个车吗?”
& v, E6 L/ L" e; c4 E( U
得到的回答更让我崩溃———这个时代,当真是把老年人狠狠地抛弃了。

8 R- Q/ L5 I& n# z/ p$ y
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打不上网约车;住的地方街道狭窄,出租车又不经常出没;社交范围极其狭窄,身边找不到能帮忙的人;所以只能靠自己,而自己又什么都不懂,几乎是完全与这个世界隔绝
6 p0 [. E' Q' j
老爷子睡眠不好,在医院支的行军床睡不习惯,不睡又无法照顾老太太。所以刚开始,他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回家睡觉,第二天一大早提着保温桶给老太太送饭。想想都知道有多难。
; M  T8 t0 C, h
我们说找个护工,老爷子不答应,说看不到老伴自己不放心。

) @. s+ e2 ~, P  p3 N# [' v& k2 p! f
说不通又拗不过,主任得知情况后,给老两口申请了一个单间病房,里面两张床,一人睡一张。
( i; ?+ v5 Q2 v' [  R& S- {3 S' I
两个老人,一个糊涂的照顾一个有病的,个中艰难实在难以述说。
. Y8 }# ?- ^# ]
有一次我去查房,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你们的孩子呢?让他们回来啊!养儿防老,这时不就是出力的时候吗?”

( f; F1 M0 |% X4 u! z1 u3 C1 t
老爷子听到我提及子女,瞬间情绪崩溃,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啪啦啪啦往下掉,一边流泪一边告诉我:

7 e, Z: {! ]* ^2 p/ {3 j
“三个孩子都在外地,一年就回家一次,而小女儿在国外已经很多年没回过家了。平时电话也不多。”
. C! h0 y" x3 r4 {3 e5 P
87岁的老人,脆弱地像个小孩子一样在我面前嚎啕大哭,任我见惯了人间悲喜而变得铁石心肠的人也于心不忍。

: M; b" W& H1 Q
但我也无法责怪他们的子女。

* M/ U$ ~' R+ v; t- y& z5 @) w8 W) n
现在这个社会,转得太快了。年轻人需要出去闯一闯,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他们自顾不暇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回头顾及自己的父母?
640.jpg
  M7 `/ O6 {7 K
6 _1 D9 V1 E9 Q5 [! I
" S2 R% k0 w; B0 x! L! e8 k; k+ v
再加上老太太一年住院数次,如此以往,再多的爱意和愧疚也会被消耗殆尽。“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祖先用几千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真理并非矫情。
6 t6 @& c; m7 l' s4 Y" Y
何况,老两口有房子有医保有退休金,表面上属于在外人看来衣食无忧、足矣颐养天年的类型。
& \9 h( i, e( z# C+ n
只是生活从不骗人。实际中的他们,生活质量极差,活得毫无尊严,完全就是在风烛残年中苟延残喘。
8 S$ L; E% X' B" h' c5 j+ s
手里握着大把的退休金,但根本没有能力花出去。他们不会打车,不会点外卖;有医保不用担心住院费用,但他们却最害怕住院,因为没人照顾没人能帮他们;他们不会跟孩子语音视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打理,就连请个保姆都不知道该去哪里请。
8 H4 ]( }' j3 U
“给儿子打电话了,儿子说等他妈做手术的时候回来。”老爷子止住哭声。
9 o& l$ H, J2 [) `$ C& g, c
“那女儿们呢?”
; E6 c" R: ^4 M: l0 x3 B5 W$ V
广州的外孙子也是刚做了手术,家里离不开人。国外的小女儿就更不用想了,不可能回来的,给打了一万美金。可是徐大夫,我们缺的是钱吗?”
" I' l: Q) ^+ b) l
他们的孩子,想必都不是忘恩负义的不孝子孙。
( \4 Y$ j7 v/ X& q
他们年纪也都不小了,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儿孙。

6 @: \7 [3 h& G. I( G8 n4 _
或许在他们看来,父母在老家衣食无忧养老,过得舒舒服服,完全没想到活得那么辛苦。
. p; M8 T; q  j
又或许老年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愿意去养老院又找不到合适的护工保姆,只能自己辛苦地活着。
0 E# M* L8 i9 l% D. Q. U: Q
并且人类的爱都是向下延续,在知天命甚至花甲之年,还依然有精力对父母保持热爱的又有几人?
; `' f0 y0 N8 \
悲喜自渡,冷暖自知,生活从不骗人。对于他们来说,身体上的疾病和精神上的孤独,说不上哪个更让人痛苦。
( i$ N& q( T- ?' W8 ^
640.jpg
* p. Y5 T7 l" `# z  ^
  I7 P4 H$ g, s$ Y$ Z$ W
: {. V5 L3 u0 L9 U
他们的情绪极容易崩溃,又脆弱又敏感,经常只是开口问了句“有没有人照顾你?子女在哪里”就能刺激他们嚎啕大哭。
* V8 q3 D* X) C6 S
陌生人的一点点微弱的善意,公交车上让个座,护士病房里送一点吃食,医生的几句轻言细语的关心,都会感动地他们老泪纵横。
( Q% l* q- k9 C1 s; o
如果运气好些,他们中的有些人不缺钱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只是太缺少陪伴和照顾,关心和爱护。

0 X/ ]& Z2 y6 }  \
孤单的老人和不在身边的儿女,只是这个时代造就了的太多的矛盾之一。矛盾就在那里,但我们却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过错,以及如何解决。

3 A* k: x8 W/ L9 r6 ^% L
只能盼望未来,我们的养老机制能够健全一些,让这些老年人至少在社会机制上老有所依。
- L: [; u" q+ P
640.jpg
2 l/ D% P- t7 R* U# ?

, `. x5 q* }9 L5 q4 d6 A& N7 ~' }  U6 c: v/ D

, Y* u; x3 t( j9 d, N& J4 B) w4 u/ T7 {6 n1 M% ~. O5 F# O- P- ~. u
之前写的文章《一窗昏晓送流年》(点击阅读)中,我曾经写过一位因为没钱放弃治疗的老爷子的故事,一位朋友看到后,给我留了言。

0 `0 J; n" b5 a( {
他说:写的太好了,很真实,就拿我们村来讲,老人都很可怜,基本上在医院检查出重病,都是回来吃点止疼药。
" n( D, |$ [, @- P) z2 ]. e
我深有感触。
6 C0 O4 E# k0 x& M
早些年,我曾经随医院的医疗队赴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的农村义诊。
- D/ p; H: d6 U# K8 E
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震撼与凄惶。
" e0 x% k9 J4 P
有个老太太,陆陆续续尿血已经半年,合并肺心病,已经严重到不能喘气了,听说来了北京的医生,便拜托好心的邻居把她架到村大队——也就是我们的义诊地点。

1 D# C3 q  C3 D1 u" x
老太太七十多岁,相依为命的老伴前几年去世,留下她一个人守着老屋和一亩薄田孤苦无依地生活着。
; A$ m9 j! j# F3 g
老太太有两个女儿,相继嫁到外地,一年难得回来几次。交谈中得知,女儿们也曾经把老太太接过去跟自己住过几次,但老太太自觉拖累女儿,自己住着也不自在,又没有认识的人,便又回自己家住了。

1 W/ {$ D  ]) Z$ ^. |$ k
女儿对老太太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顾。

0 F3 s5 _' @! S. G% J" u1 i2 d. C( {" _
“她们定期会给我打钱的,”老人家说道。
! H' b& @! |  V  X. U8 `
虽然生活已经给不了她温暖,但还是能从她语气里听出一些荣耀。
& W9 Z, n6 W' @4 y% Q2 g+ f$ C) D  s9 b
但打钱对于她这样的留守老人是远远不够的最近的银行在镇上,而村里的交通并不方便,所以她要么一步一喘地走几公里去镇上,要么就得低三下四地拜托邻居帮忙。
: M# E3 Q3 W: {% E  u4 K
可即使有了钱,也不一定能花出去村里没有超市,只有一个小卖部,油盐酱醋可以解决,稍微大点的物品就得去镇上采购,这对于疾病缠身的她就是天大的困难;如果生了病,那只能去村里的卫生室,头疼脑热可以治疗,大些的病就没有诊疗条件;去医院自己又去不了,即便去了,也要面对无人陪护的尴尬局面。

& _. p7 T* W5 u  j2 j6 j
这些祖祖辈辈住在村里的老年人,前半生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讨生活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一生没机会走出村子;后半生在子女长大后离开,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之后,晚年生活就是苟活着等死。

' [  c0 R# ~: g0 @. t
像老太太这样的人,物质的困难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非常差,基本上是有口吃的饿不死就行;精神的孤独又进一步蚕食着他们本就孱弱的身体。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 ~% X. Q+ `, I2 I1 p$ L
640.jpg
+ S( Z, V( ?3 n5 A

' v6 W* o% p" a% U5 R
/ u& Q4 T  q. s  q
同时,他们也面对着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

4 Q0 X' U. |2 J. F$ I( P
体检之于他们,太过遥远。
3 D9 z3 q  F: H1 J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去过医院,更别说检查身体,身上不舒服了就是自己捱着,实在捱不住了,才会去村里卫生室买几颗药。

6 f6 D! V" W$ _2 Z$ C  Y
“自己去不了,也舍不得花那个钱!”这是我能得到的最多的回答。

5 D& O0 q7 v+ v
他们最常吃的药物是“安乃近”,头疼脑热吃那个药,腰疼腿疼也吃那个药。长期吃这个药会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但他们不在乎,因为这个药便宜,效果简单粗暴。他们只需缓解眼前的痛苦,往后的生活质量,他们从来不会去想。

+ j* V) B0 e! S
他们中的有些人,糖尿病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胃溃疡疼到吃不下饭,血压高到200mmHg头晕已经站立不稳,或腰椎间盘突出疼到躺不下身子……

4 ~# F1 o$ z4 `& m2 j
他们的余生,似乎就只剩下吃饭、呼吸、忍耐和等死。

9 O% x& p% ]6 }* t* G) `  L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操劳大半生,年轻时疲于奔命过活,到老了只能过这种不想死但只能等死的生活,那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 v& i+ A' u! E- u' ?  N. r( ?
如果生命的本质就是来这个世界上受苦,那可真是太让人绝望了。

) H9 M' B7 {1 y9 K: u6 i
可是,这个问题能怪他们的子女吗?我觉得也未必。
, j$ ~9 Z# m* H) u7 w7 F
就如同老太太的两个女儿,从农村一步步走出来到城市打工,没有文化和技术,只能做着最底层的服务工作;好不容易嫁到城里,为了不让下一代复制上一代的生活,她们只能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不敢生病,不敢请假,工作中遇到不开心也只能忍气吞声。一年难得回几次家,没有半分喘息的空气。
! P4 O6 f' ~( F+ @, u+ ], P: r
他们也很难。
0 B9 j) ?! p9 v5 ]/ F
但是,这些留守的老年人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们不忍心拖累子女,平日里省吃俭用,吃再多苦也生生硬扛。

) D3 z2 `* T, m: |) ?
我们不能因为老人问题就去折断年轻人的翅膀,但我们更不能眼睁睁得看着我们的上一代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4 M( u# ^& V1 F# j6 [9 n& U
困苦的老人和无暇自顾的儿女,也只是这个时代造就了的太多的矛盾之一。同样,矛盾就在那里,我们也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过错,以及如何解决。

2 g, J' N8 X# k2 m3 b
只希望那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多回头关心一下曾经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他们真的很需要你们
640.jpg

! V* Y) s- X5 u' b" l9 s  b, Q) z* ~* v5 a
) |3 S) ]* D( ^+ U
去年夏天,我去了一趟威海,这是我第五次见到大海。
" E: \7 I2 E( g* T; h
640.jpg
/ J: a0 @4 M; q' L

5 l% Y8 R8 }' s. T, e5 Z
6 N/ y: f% c* n  R, r, L
母亲一生没见过大海。在她生病后,我曾想着为她策划一场海滨旅行。由于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打乱了计划,没能如愿,成为我对母亲最大的遗憾。
  o  ], A4 M. X0 q" h! b5 ?8 r
于是,我特意等了一场日出。

# E" ]& T, Z( q- F0 w3 ^) v
等日出的时候,想起一则小故事:有两个奇怪的人,一生昼伏夜出,所以他们认为月亮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带来光明的人。但有一天夜里,月亮被乌云遮住。其中一人非常惶恐,以为此生再无光明,于是便接受了这个宿命;另一个人则执着得等啊等,他没有等来月亮,但却等来了太阳,从此世界更加光明。
5 Q; O2 E$ {2 X* g% F3 E2 p
生活会在某个时刻带给我们黑暗,带走我们深爱的人,然而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我们无法清晰预知

& J8 Z; f, _: G
就好比这一轮朝阳,我虽然知道它会出现,但却没有想到它是那么红。
0 u$ ?: g( V# [# z, R0 ^' k6 v$ i
带着母亲看海的愿望算是实现了吧,我心里的亏欠也减少了几分。

3 C7 K+ t2 H* V0 s7 q0 E
今年是母亲去世的第五年。

' X% O- V8 A1 g( I6 a9 n( M# u! ~4 g
说来奇怪,最近半个月,我梦见母亲七八次,能回忆起来的都是与她相处的一些小事,比如做我喜欢吃的饭菜,比如奖励我考试又得了第一名,甚至有一次梦见教我骑自行车……总不算太坏!

2 @& s5 m3 q# X8 `5 O
这跟以往的梦境不同,以前的梦里,她总是在生病,要么是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
1 ]5 i  j! p- M0 u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想起她,我似乎已经没有那么悲伤了。

7 n2 v  Q8 t9 h/ U
我才发现,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与之抗衡的存在,它带给我们恩赐,也带走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同时,那些我们曾经无法释怀的事,无法放下的人,也都被时间冲刷的模糊不清。
5 a' {: r: i7 Y; g
哆啦A梦有个时光机器,可以回到过去,可以奔向未来。我时常在想,那么多穿越的故事到底在讲述着什么?
& s% E! R7 {: [/ r
或许,是我们期望着,对于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已经消失的或未能实现的,都能在另一个时空大放异彩吧!
% U/ q  s: F7 H) j% D# f- u
我是博雅,我爱这个世界!
' d) c+ R+ k1 Z) |; r
640.jpg
  ?, V' n, O0 M  k1 a$ r/ Z
  V% V. t! u0 O3 p! ^
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希望博雅医生的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在努力前行的同时,也不忘回头看看家中的老人,他们或许已经无力跟上我们的步伐,却仍会满含爱意与期待,在家中守望着我们归来。
2 m! V0 o! \' Z5 |9 c+ W
免费咨询
1 @9 @" `  V. n1 [9 z
微信添加小助理,您可以获得:①免费咨询肿瘤相关问题;②有奖征稿③临床试验④下载APP加入病友群。
) a9 t8 c& M6 z) Z3 u
640.jpg & m+ G: ~8 z. o

2 ^/ t9 I+ e. u1 n* O$ D: b; k( ~
文章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7 T/ v7 a* H1 O, h# I9 Z3 d  ?* G$ t( q2 [% U) k9 N2 k
( U& C8 r) L1 r1 W7 Z, Y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