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本帖最后由 英雄武松 于 2012-3-9 00:10 编辑 ]
% f" k( Y/ I! }, c2 \/ u; R. {" Z9 q9 h2 p3 P1 x
* w8 l Z8 p8 h2 s8 [& N9 _/ t r! I7 e; J
几年前,我的一位导师、备受尊重的整形外科医生查理(Charlie)发现他的腹中有个肿块。这个肿块被一位外科医生诊断被胰腺癌。为他做诊断的这位医生是全美最棒的外科医生之一,他设计出的一套癌症治疗方案,能够将患者的五年存活几率增加到原来的三倍(从5%增至15%),只是这期间患者的生命质量并不高。 . Y: \$ }7 m4 I1 F7 y) v) U
; s- t" y! O/ G) t( U( |4 ]
同其他大多数人相比,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治疗,相反是更少。
8 l8 m- `+ k# u/ F68岁的查理对此并不感兴趣。他第二天回到家,关闭了自己的诊所,从此没再踏足医院一步。他把全部时间用来和家人一起度过。几个月后,查理在家中辞世。他没有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没有让医疗保险为他花什么钱。 $ }9 @9 ?- S: F
# N0 r' @/ @: \+ N4 H/ r8 t这不是我们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但这无法回避:医生也会死。同其他大多数人相比,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治疗,相反是更少。他们确切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知道他们面临的选择是什么,而且他们通常有能力得到任何他们希望得到的医疗帮助。然而,他们却倾向于选择以一种安详而优雅的方式离开。
+ R i4 E x* y- q" F* I( ^
( | O; l$ g2 C, R9 C D和其他人一样,医生也不愿意死去。不过他们通常会告诉家人当代医学的力所不及之处。他们希望能够确保在自己的大限到来时,不会有任何过分的医疗手段实施在他们身上。比如说,他们不希望在自己的最后时刻,有人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折断他们的肋骨(而这正是心肺复苏术被正确实施后会发生的情形)。
0 v- _6 R/ h' o" L' x: N) l
% P7 R7 v+ o8 v+ V约瑟夫·J·加洛(Joseph J. Gallo)等人在2003年发表过一篇文章,探讨了医生们在做出人生最后一刻的抉择时会怎么做。在接受调查的765位医生中,有64%的医生已经事先准备了一份指引,详细列出在他们病入膏肓时,可以采取哪些医疗手段来挽救他们的生命,哪些措施不能用。而相比之下,普通大众中只有20%的人有这样的准备。(不难预见,相对年轻医生而言,较为年长的医生做出这样“安排”的可能性更大,宝拉·莱斯特(Paula Lester)等人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便是如此。)2 n" w+ `. J( u( f7 A5 N1 D T8 i
: _9 l2 {: f7 a7 [# T- O7 t2 Y为何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心肺复苏术这个例子就能说明些许问题。苏珊·代姆(Susan Diem)等人进行过一项关于心肺复苏术的电视形象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出现了实施心肺复苏术情节的电视节目中,75%的手术是成功的,67%的患者病愈回家了。而现实生活中,2010年一项研究在调查了超过9.5万例的心肺复苏手术后得出结论,只有8%的患者存活时间超过了一个月。其中,只有大约3%的患者最终恢复了基本正常的生活。
r9 M) I8 Q G O5 l" w6 i) R
0 \6 B4 p* ?5 Q0 p; B过去,医生们可以直接去做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事情;同过去那个时代不同,如今美国的医疗体系将选择权交到了患者的手中。医生们的确会尽量尊重患者的意愿,但当被患者问及“要是你会怎么做”时,我们通常会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不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脆弱的患者身上。 . S: G ?* Z# ~/ M
% @8 q% s1 X3 v# n# v& X其结果是,与比如说60年前相比,更多的人为挽救生命而接受了一些于事无补的医疗帮助,而在家里走完生命旅程的人变少了。护理学教授卡伦·凯尔(Karen Kehl)在一篇题为《走向安详:对于善终概念的分析》(Moving Toward Peace: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a Good Death)的文章中依次列出了优雅离世的几个特征,其中包括:感觉舒适、能够掌控,有结束感,充分享受亲友关系并有家人参与护理。在如今的医院中,要做到上述这些很难。 $ f/ j* Q1 h' N0 T3 O8 a
+ D q4 l' }, L6 L& T
事先写好安排能够让患者临终前对于自己生命结束的方式有更多的控制。不过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了税赋难逃这个事实,但死亡却是更难面对的一剂苦药,这让绝大多数人在应当做出适当安排时却止步不前。
5 |3 y! b1 d' D" e L, l( M3 x" f" K- j/ H/ D2 z, G" O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如此。几年前,我的一位名叫“手电”的堂兄(他在家中出生,是凭借着手电筒的光线降生的)突然病倒了。结果发现是已经扩散到脑部的肺癌所致。我们获知,如果积极治疗,包括每周去医院三到五次接受化疗,他有可能再坚持上四个月。
/ T! P. ], h- Y J, P1 O8 @ X6 B2 k! }+ L7 y# u) E7 A: k& D
手电不是医生,不过他知道自己希望得到的是有质量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最终他决定放弃任何治疗,只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脑部肿胀。然后他搬过来和我一起住。
: S" ?1 A. w/ h# v2 A2 J
2 A. N; |' j' ]8 y& p: ` L1 g8 ?之后那八个月我们在一起过得很开心,这样的生活是过去几十年里所不曾有过的。我们去了迪斯尼乐园,这是他第一次去那里,其他时间我们就宅在家里。手电是个体育迷,看体育比赛和吃我做的菜让他非常开心。他没有遭受太多的痛苦,而且自始至终精神都不错。
' n2 r1 \0 b( h
b/ V- M0 {$ @9 B某天他没有醒来。这之后的三天里他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直到离开。这八个月里,他的所有医疗开销只是他服用的一种药,价格大约是20美元。
4 X' w& h: P8 J5 G6 m9 E9 e% F: R/ G# j. c
就我来说,我的医生已经在档案中记下了我的临终选择。就像对大多数医生一样,对我而言,做出这样一份安排并不难。不需要太多牵强的努力,我将平静地走向那个深夜。就像我的导师查理,还有我的堂兄手电,以及很多很多我的医生同行们。
! @: V B7 r9 b2 X+ v |
|
|
|
共29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2-12-27 19:40
尚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太阳东出 于 2012-3-9 21:14 编辑 ]
5 d& @8 }& b$ d1 L9 i+ A% P7 @2 g# b6 V/ h1 f& d( O. |5 ?
其实,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e& Z; _4 p" x$ k/ c# q! V
在这种病越来越“年轻化大众化”的年代,眼睁睁看着身边得此病离去的人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多。其中有完全把自己交给医生的,有前几个月听医生积极治疗后期在家吃中药的,有光吃中药听到哪里药好就去哪里买药吃的,也有吃蟾蜍生土豆汁等民间偏方的。可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8 @& I3 G: {/ d0 y
当同事、朋友的亲人得此病来咨询时,会分析说有钱积极治疗钱少保守治疗,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是旁观者清。% v ?+ _) X7 j
当自己的至亲得此病时,就会完全抛弃上面的理念,努力再努力!那是当局者迷!也是没办法的迷,里面包含着国情、亲情、伦理! |
|
|
|
尚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英雄武松 于 2012-3-9 12:51 编辑 ]
9 ?$ y9 a6 L8 \- ]& G% y Z; Z1 ?0 f" I' b1 M1 [
`% V* u6 b4 i3 d, S- L
6 S F2 a2 }4 _" p) J6 J' x是啊,当我们还有能力时,还有方法时,是不可能放弃的。
- K$ q' H8 [$ d. S, [- w核心是要在医生追求的不遭罪的轻松治疗或不治 与 过度治疗之间的平衡。 |
|
|
|
累计签到:2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
选择题啊,生存质量还是生存周期。, _4 P* ?8 b( [' [
* i. Z; Z; _0 B/ V8 [& T
年轻这代人估计比较好选,对待父辈,反而不好选。 |
|
|
|
尚未签到
我是患者,我很清醒,我很欣赏他们的生活态度,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 S3 P8 R" X: q8 C
在医院里我们被治疗,除了那些医生,还有家属,就象这个论坛上,患者寥寥无几,大多数是患者的家人,他们的爱有时让人无法呼吸。我有时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存在,为了大家的爱而努力治病,努力存在。
: g4 D! u5 L$ n C8 r. ~- [我的真心是告别医院,告别药物,走进大自然,顺其自然的融化在那里。 |
|
|
|
尚未签到
其实不管是病人还是家属,大家都知道最终结果是一样。之所以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抗争,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奇迹的发生。尽管概率很低,但是事实的确是存在的。放弃治疗就是放弃希望。 |
|
|
|
尚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placidy 于 2012-3-9 23:28 编辑 ]3 o- L( l6 d0 V
& H9 g' f0 W, A7 F; m5 D特别赞同慧质兰馨的话,不放弃治疗是因为不想放弃希望。很少有人可以那么洒脱的放弃治疗而享受剩下的时间。 |
|
|
|
尚未签到
我也是患者, 2010年年底发病, 去年十月病情进展时 ,胸部剧烈疼痛 ,最后选择了靶向药物治疗 ,充分感受到, 有效果的治疗, 是高质量生存的前提 。至于能不能最终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暂切不谈, 至少我又高质量生活5个月 。不敢想象 ,去年10月 ,如果我放弃治疗, 现在会是怎样 。我认为积极的选择有效果的治疗, 是很有必要的 。怎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权衡利弊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我相信个人存活意愿 ,决定生存期长短, 如果病人内心没有生存意愿 ,身体器官第一个感知信号而衰亡 ,生命将很快终结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 “感觉舒适、能够掌控,有结束感”优雅体面的离开人世。 |
|
|
|
尚未签到
我妈妈已经不想吃任何药了,副作用太大了,我只用了很少的量,可是还不行,没办法只能停了。但是不吃的话很快疼痛和呼吸不畅的问题就来了,你说我该如何选择? |
|
QQ:80070372,QQ群:110740652,欢迎讨论!
|
|
尚未签到
, V6 }% i. f; y, H( {& ?
8 |: c a6 A# B2 s
减少痛苦是最明智的选择。 |
|
|
|